早在2017年9月19日,國內領先的電子合同及電子簽名云平臺法大大就曾聯合中國政法大學電子證據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研究中心對國內外電子合同/電子簽名市場進行調研,并發布了中國首部《電子合同法律應用與發展調研報告》。
報告指出,國外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發展早于國內,以2000年左右eSignLive獲得1100萬美元B輪投資為標志,隨后資本開始密集關注這個領域。DocuSign率先解決法律效力、安全、存儲等產品問題,帶動企業在全球拓展業務,在DocuSign漸成霸主之際,國外電子簽名市場也在2015年基本確定格局。
在國外市場中,DocuSign的服務已經覆蓋188個國家、1100家信貸聯盟,客戶數超30萬,用戶數超過2億;eSignLive隸屬于WASCO國際數據安全公司,主要服務企業客戶數,過去11年平均保持21%的利潤增長;SignNow被超過50%的世界500強企業選用,也擁有10萬家小企業客戶。事實上,國外眾多大公司例如Adobe, Alpha Trust,Echo Sign都在使用電子合同。較大規模的公司每天簽署的文件多達15萬份,而世界上有超過10萬家公司以及5000萬個人正在使用電子合同業務。雖然這是幾年前的數據,但對于今天同樣有參考意義。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全球汽車安全系統領導品牌奧托立夫上線電子合同的例子,加深大家對電子合同在外企中應用場景的直觀了解:
奧托立夫
奧托立夫公司是汽車安全系統的全球領導品牌,為世界上主流的汽車生產商研發和制造汽車安全產品,如安全氣囊、安全帶、方向盤和行人保護系統。截至目前,奧托立夫擁有68,000多名員工,遍布全球27個國家。
在中國,奧托立夫擁有一個地區總部,一個研發中心,14個生產基地,員工接近1萬人,人數眾多、流動性高,除了勞動合同外,還有不少協議需要員工簽署。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之下,員工有時無法到現場簽署。紙質合同的簽署存在效率不高、管理不便和風控等問題,既無法滿足企業日益突出的降本增效需求,也不符合國內乃至全球數字化轉型浪潮,員工簽約體驗不佳,亟待提升。
在此情況下,奧托立夫引入法大大電子合同。HR可在線上發起合同,員工通過手機短信就可以操作認證和簽署,大大縮短簽署時間、降低簽署成本的同時,合同管理和風險防控也變得更加方便與嚴謹。
在推行電子簽名的過程中,奧托立夫最大的挑戰是Data Privacy,即數據隱私。奧托立夫非常重視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為此,在電子合同上線之前,法大大對100多項問題進行初步評估,覆蓋了網絡、服務器、數據存儲、災難備份、密碼驗證等方面。
鑒于電子簽名屬于新興技術,奧托立夫在具體落地的過程中,采取了分期部署:
第一步,進行電子簽名的短期“試水”,在這一階段,奧托立夫采用SaaS平臺簽署一些無需蓋公章的文件,例如2020年疫情比較嚴重的時期,通過SaaS平臺在線簽署“復工證明”、“企業人員自我健康觀察承諾書”等文件;
第二步,奧托立夫經過試水,跑通了電子簽約各個流程后,于2021年,啟動了本地化部署。本地化部署意味著員工簽署的文件都將保存在奧托立夫自身的服務器上,這進一步提高了數據安全性。通過將內部的HR系統與法大大平臺打通,實現了兩個系統數據的無縫鏈接,形成業務流程閉環。
總的來說,電子合同的應用,在效率、成本、風控等層面,都給奧托立夫人力資源帶去了積極變化:
效率成本:幫助奧托立夫推動技術創新,降低了內部溝通成本,減少了紙質合同打印、郵寄、簽訂、存儲的成本;
風險防控:最大化降低了合同丟失、篡改、冒簽、代簽風險,合同代簽率和郵寄丟失率降低為零,規范了企業用印的管理,同時,全鏈路存證,減少了不必要的勞動糾紛,做到用工合規;
員工體驗:提供了更好的勞動關系體驗,減少人才流失,吸引高端人才,讓員工享受更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讓企業聚焦人才管理。
版權聲明:
凡本網內容請注明來源:T媒體(http://www.alternativecancerresearchinstitute.com)”的所有原創作品,版權均屬于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按雙方協議注明作品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