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的時候,我們在考慮是防守還是進攻?,F在回想起來,要進攻、且毫不猶豫地進攻,是我們這兩年做的最正確的決定?!?/p>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表示。
近兩年的疫情給各行業籠罩了一層巨大迷霧一般的不確定性。不少創業者與投資人都在其中迷失了方向。但總有人手里拿著羅盤,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哪條路。
華映資本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華映簽約投資金額同比增長超186%,先后投資和府撈面、壁仞科技等明星項目;后續輪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53%;退出金額同比增長336%。
而2021年,華映依舊沒有放慢腳步。
在過去的一年里,華映資本累計投資額超1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70%;后續輪融資超過88億,同比增長300%;退出比例同比增長320%,總實現營收合計超100億。
“一個好的投資邏輯是穿越周期,不受時間與行業限制的,它能夠指導我們如何簡單易行的找出商業行為的本質。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那些符合投資邏輯的項目出現時抓住它們?!比A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在11月5日召開的2021華映資本年度大會上表示。
創立12年來,從文娛、消費產業,到科技企服投資,近200次出手,讓華映逐漸摸索出一條“以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升級”的核心邏輯。而這也是華映之所以能在高度不確定的期間內,保持方向與速度的重要原因。
目前,華映資本在科技企服領域已投資40余個項目,投入超10億元投資總額,包含微盟、BOSS直聘、壁仞科技、影創科技等優秀企業;其中超過2/3的項目獲得后續輪融資,超過17家企業正在上市準備中。
為什么華映資本能夠在外界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采取更激進的投資策略,并且還能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華映看到的未來趨勢和機會點又聚焦在哪里?
01 科技“破圈”
理解一家投資機構,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看它的被投項目。
回顧華映資本的投資歷程,仿佛是一家資本不斷“破圈”的過程。
早期華映資本主要在數字內容產業方面進行布局,聚焦內容入口與數字營銷平臺,典型項目例如品眾互動、天鴿互動等等。
到了2014年前后的移動互聯網階段,華映開始有針對性的投資了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以及變現工具,例如PP助手、WeMedia等都是那一時期的代表項目。
在外界看來,那個時期的華映似乎更多是以自己在內容、流量方面的優勢去投資“當下”,而并沒有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去投資未來。
在這一點上,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也曾公開表示:“華映的初心一直都是做專業型的基金,所以我們經常說要堅守能力圈。但行業在變化,我們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內容、流量的舒適區里,能力圈要與時俱進?!?nbsp;
為了開拓自身的投資版圖,2014年,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受邀加入。章高男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無線通信博士,是移動通信及互聯網領域資深專家,曾任摩托羅拉亞洲研發中心軟件主管,雅虎全球移動Web平臺負責人。
章高男的加入,補齊了華映在科技企服方面的投資能力,也同時加強了華映堅持以底層技術支撐產業鏈效率優化的投資邏輯。
自此,華映資本的投資開始“破圈”。
2016年前后,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企服領域逐步爆發。而華映也抓住了這一波時代浪潮,投到了BOSS直聘、金柚網、微盟等一批科技企服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今年上市的BOSS直聘,也成了華映在科技企服領域最賺錢的項目。
在此之后,華映圍繞科技賦能的投資路線越發清晰。2018年以來,深蘭、影創科技、壁仞科技等各自細分行業頭部企業都被華映收入囊中。
目前,華映資本在科技賦能領域方面已經投資了40多個科技賦能項目,行業覆蓋招聘、營銷、人力、財稅、知識產權保護、智能出行等等。
02 穿越周期的投資邏輯
華映之所以越來越重視科技層面的投資,是因為華映在持續的產業觀察中發現,新技術正以比人們想象更快的速度爆發。
以集成電路及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為例:2021年前3季度集成電路產量2607億塊,同比增長 43.1%;而工業機器人2021年前3季度產量25.5萬臺,同比增長 57.8%。
對于一家投資機構來說,投資,投的是變化中出現的新機會。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擁抱技術的創業與投資時代已經來臨。
那么在這種技術高速發展的變化之中,華映如何抓住稍縱即逝的投資機會,并且保證投資的準確性?
實際上,從華映資本的生態布局不難發現,無論是早期的內容,還是持續熱門的消費,以及未來的核心技術,數字化技術在華映的投資中都是貫穿始終的。
這一投資主線從華映成立之初就得到了確立,并且在2014年章高男加入之后開始不斷落地、印證與進化。這一主線在華映內部被稱為“科技賦能”。
而在科技賦能的視角下,華映的布局策略圍繞技術維度,聚焦投資基礎技術層、系統技術層、中間技術層、應用技術層4個層面的各類具體行業,例如底層基礎算力、邊緣計算、工業研發軟件、行業業務軟件等。
以底層算例芯片為例,華映曾在去年6月參投了通用智能芯片設計公司壁仞科技的A輪融資。
盡管彼時壁仞科技成立還不到一年,并且尚未推出任何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產品,但華映卻堅定看好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和速度。
果然,壁仞科技融資一輪接著一輪,屢屢刷新全球同行業融資速度及融資規模紀錄,國內半導體領域的知名投資機構中,半壁江山都成了壁仞科技的支持方。
截至目前,壁仞科技已完成B輪融資,總融資額近50億元人民幣。
今年10月,壁仞科技首款高端通用GPU芯片交付流片。
“趨勢看對了,就要堅決下注。這是我在科技方面的投資風格?!闭赂吣性诮邮苊襟w采訪時表示。
看到創新趨勢,找出行業和項目的核心變量,在早期階段快速進入,是華映資本在科技投資方面的3個核心點。
投創新、投變化、投早期固然是華映投資的宏觀策略,但想做好早期的科技項目投資難度很高,需要對相關的科技產業有很深入的理解。
在這一點上章高男認為,這就是投資人要總結自己投資邏輯的價值所在,就是要從不斷的變化中抽象出不變的本質,沉淀一套切實可行的投資方法論,真正能夠指導投資實踐,嚴格執行讓更多人受益。
在科技投資方面,章高男抽象總結了3點科技領域投資的核心邏輯:
1.只投增量市場:已有市場規模不低于2億;未來5年有10倍以上增長空間;具有正面社會價值(需要創造新價值)
2.只投頭部前三:維度包括市場占有率;產品線的完整度;市場增速
3.只投極高壁壘:極高的時間積累價值;用的越久用戶獲益越高、替換成本越高;市場玩家不超過20家。
這3點投資邏輯,對于項目所處的市場空間、行業優勢、競爭優勢都做出了十分嚴格的量化指標。通過這套投資邏輯,華映資本對潛在投資標的進行明確的篩選判斷,提高投資命中率。
例如此前華映投資的影創科技,它所屬的視覺賽道,在此前并沒有出現爆發,甚至早年行業還出現過因技術不成熟導致的投資泡沫。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不斷完善,它一定代表著未來的增量市場。
華映判斷,隨著整個移動互聯網及5G的普及,該領域相關基礎技術成熟度已經全面到達商業化臨界點,必將會在未來迎來更大爆發。
像MR眼鏡等產品,極有可能是繼智能手機之后引領下一波大商業浪潮的交互方式。
同時,這個行業存在相當的進入門檻,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資金等資源進行產品研發、產業生態構建。
數據也證明市場正在加速擴張。
影創科技在MR領域實現了全球出貨量第一,在VR生態級操作系統領域,實現了國內出貨量第一。2020年,其AR眼鏡出貨量2萬臺,VR眼鏡出貨量8萬臺。這也符合華映資本“行業第一”的投資邏輯。
在得到華映資本投資后,影創科技又得到了資本的多輪認可。
03 抓住未來科技巨頭的小時刻
至此,華映資本的投資策略已非常清晰:
沿著數字化的主線,在內容、消費、科技領域進行投資布局,以“投創新、投變化、投早期”的宏觀策略,通過“增量市場、細分前三、極高壁壘”的投資邏輯,盡可能準確的抓住那些因技術創新而出現的新的投資機會。
在華映看來,一個好的投資邏輯是可以穿越行業、穿越周期的。它可以簡單易行的找出商業行為的本質,指導投資人在機會出現時更有效的抓住機會。
這也就是為什么華映能夠在外界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投資節奏,并且持續投到優質項目的原因所在。
那么,在這種視角下的華映資本,接下來的布局重點將會聚焦在哪里?
從中國整體勞動力人口的數據來看,中國人口在2010年觸頂之后逐年下降,過去依靠勞動力推動經濟增長的人口紅利已然消失,如今中國經濟的新的增長引擎必然來自于技術進步,這也是中國“科技強國”的戰略所在。
而科技創新無疑是華映投資版圖的重要支點。
在2021華映資本年度大會上,量子計算、物聯網、元宇宙、5G、云計算、硅光芯片這些未來科技也從過去的鮮為人知走到了舞臺前。
而在這些領域卓有成就的本源量子、機智云、眾趣科技、中興通訊、中科海微、天云計算、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等,都在切實推動著中國科技領域的爆發。
正如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在大會上所說,未來10年是科技的10年。技術革命無疑將會帶來商業模式的顛覆創新,但這個過程有可能很長,也許3~5年,也許10年,甚至更長。
但作為一家專注早期、陪伴早期創業者成長的基金,華映要做的,就是選到那些未來最優質的科技企業,并抓住它們。
“對于科技賦能型企業,我們一定要給出更長久的耐心,你不能指望在一年內估值就翻好幾倍,每個偉大的公司都曾經有過這個時期,要抓住偉大公司的小時刻?!闭赂吣姓f。
版權聲明:
凡本網內容請注明來源:T媒體(http://www.alternativecancerresearchinstitute.com)”的所有原創作品,版權均屬于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按雙方協議注明作品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