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君最近有點苦惱,在和一些VC朋友交流時,他們時不時的英文詞匯破口而出,讓沒有海外留學經理的私募君理解起來非常困難。
有時候,不得不打斷對方,“心虛”地詢問對方是何含義。遇到一些比較生僻的英文語句,對方一般都比較樂意講解,但是如果遇到一些常識性的英文而我又不太懂,就非常影響溝通氛圍了。用潘斌龍的口頭禪就是“好尷尬呀?!?/span>
因此私募君最近在學習一些日常英文用語,煙波浩渺,我們從比較簡單的一些VC機構的英文全稱開始破冰之旅。以便于讀英文資料時,私募君能夠認得并理解他們。
只是死記硬背VC機構英文全稱當然是無趣和沒有什么意義的,本文就是百度之后的一些副產品。核心的收獲是,在查閱和理解他們時,我們所涉及到的其他常識性知識點或深度資料。這些才是價值所在,enjoy。
現代風險投資起源于美國,因此,私募君在搜集VC機構的英文全稱時,未選擇英式英語,都是以美式英語為基準。希望有留歐經歷的同學看到后,注意區分他們之間的差異。
一個常識是,英文全稱中帶有“China”的,大多時跨國VC在中國的分支機構,還有是國際品牌授權中國團隊使用的(例如“光速中國”)。
還有一點就是,英文全稱中帶有“Venture”的,一般都是翻譯為“創投”,像“BlueRun Ventures”,中文翻譯為“藍馳創投”;
帶有“Capital”的,基本翻譯為“資本”,像“GGV Capital”,中文翻譯為“紀源資本”;
不過有些投資機構中,英文名稱中,既包含“Venture”又包含“Capital”,像“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中文翻譯為“北極光創投”。而“Morningside Venture Capital”,他們自己官方的中文翻譯則為“晨興資本”。
投資機構也會根據實際的需要,或選擇順口的、或選擇更符合自身業務特性的名字來定,我們尊重他們的官方翻譯。
1、 貝塔斯曼基金
英文全稱:Bertelsmann Asia Investments
中文全稱: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
在中國的簡稱:BAi基金、貝塔斯曼(注意與銷售圖書的那個業務公司區分,雖然都是一家的)
輔助理解資料:BAI基金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德國貝塔斯曼集團全資控股的常青基金,旗下管理的資金數額超過10億美元。BAI基金特別關注消費升級、移動出海、在線教育、金融服務、移動醫療和企業服務領域。作為貝塔斯曼集團在亞洲的投資部門,BAI基金主要活躍于大中華地區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采用“少數股權投資”打法,尋找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對象。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鳳凰網、豆瓣、團車網、大姨嗎、寺庫、拉勾、分期樂、Keep、小豬短租、毒舌電影、農分期等。
2、藍馳
英文全稱:BlueRun Ventures
中文全稱:藍馳創投
在中國的簡稱:藍馳、藍馳創投
輔助理解資料:藍馳創投(BlueRun Ventures)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專注于早期創業公司的國際風險投資基金,致力于做創業者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在北京、上海、硅谷、首爾設有辦公室。藍馳創投中國成立于2005年,迄今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趣店(原趣分期)、唱吧、青云、綠灣、瓜子二手車、車和家、趕集網、春雨醫生、杏樹林、小紅唇、土著游、美麗說、PayPal、Waze、PPTV等。
3、IDG
英文全稱:IDG Capital Partners,IDG已經是“International Data Group”的英文縮寫,英文全稱展開也太長,所以業內一般不會講他的全稱。
中文全稱: 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IDG資本
在中國的簡稱:IDG、IDG資本
輔助理解資料:IDG資本創始于1992年,在中國進行風險投資活動,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基金。截至2015年底,IDG資本已在中國扶植了超過450家中小型高新企業,其中有超過100家企業在中國及海外市場上市或實現并購。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騰訊、百度、搜狐、搜房、宜信、小米、攜程、奇虎360、傳奇影業、暴風科技、91手機助手、如家、漢庭、網龍科技、當當網、烏鎮、古北水鎮等。
4、戈壁創投
英文全稱:gobi Found(注意這里沒有Venture或Capital,而是用的“Found”,代表基金)
中文全稱:戈壁創投
在中國的簡稱:戈壁投資、戈壁創投
輔助理解資料:戈壁創投成立于 2002年,主要專注于數字媒體、IT、TMT等領域的早期投資,其總部位于上海,同時在大陸其它城市、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設有七家辦事處。目前,戈壁已成立了6支基金,在過去的十余年里,戈壁先后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投資了100多家創新企業。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Camera360、CIB、云智慧 、CSDN.net、、Eko通信、Hermo、零號線、億動傳媒、漢柏科技、有品、明星衣櫥、途牛旅游、等。
5、GGV
英文全稱:Granite Global Ventures,簡稱GGV
中文全稱:紀源資本
在中國的簡稱:GGV、紀源資本、紀源
輔助理解資料:紀源資本專注于美國和亞洲地區的擴展階段企業,2000年成立于美國,2005年在中國上海設立辦事處。目前管理八個基金共計38億美元的資產。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阿里巴巴、觸控科技、典典養車、滴滴出行、豆果美食、億航、愛屋吉屋、去哪兒、途家、UC、小紅書、優酷土豆、歡聚時代、世紀互聯和51信用卡管家等。
6、光速中國
英文全稱: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
中文全稱:光速中國創業投資基金
在中國的簡稱:光速中國、光速創投
輔助理解資料:光速中國是一家專注于中國市場的早期創業投資基金。管理著三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幣基金。聚焦互聯網、傳統行業變革的“互聯網+”以及企業服務等領域。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大眾點評、e代駕、房多多、來也、美樂樂、拼多多、拍拍貸、小紅唇、小魚在家、兔博士等。
7、經緯中國
英文全稱:MatrixPartners China
中文全稱:經緯中國
在中國的簡稱:經緯、經緯創投、經緯中國
輔助理解資料:經緯中國是經緯創投在中國設立的聯合公司,正式成立于2008年,并專注于尋找中國大陸的投資機會。自1977年創立迄今,經緯創投已完成數百項投資。在經緯創投的投資組合中有50家公司已經上市,另有75家最終通過兼并收購方式贏得投資回報。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獵聘網、獵豹移動、世紀互聯、暴風影音、36Kr、滴滴出行、陌陌、富途證券、餓了么、航班管家、美柚、ofo等。
8、晨興資本
英文全稱:Morningside Venture Capital
中文全稱:晨興資本
在中國的簡稱:晨興、晨興創投(已經被官方棄用,但是很多已經喊習慣,所以還會經常聽到)
輔助理解資料:晨興創投是晨興集團從事高科技風險投資的機構。晨興集團是一家全球化的私人投資集團,該集團由香港的陳氏家族于1986年在美國創立,也是恒隆集團的控制性股東。晨興創投不僅向創業者們提供長期的風險投資,還向他們提供管理支持,創業者們也可以分享晨興集團在全球的商業網絡和合作伙伴。其在上海、北京和香港都設有辦公室。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搜狐,攜程,第九城市,正保遠程教育,迅雷,鳳凰新媒體,UCWeb,YY,小米科技等。
9、北極光創投
英文全稱: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
中文全稱:北極光風險投資
在中國的簡稱:北極光、北極光創投
輔助理解資料:北極光風險投資創立于創立于2005年,專注于早期和成長期技術驅動型的商業機會。專注三大板塊,TMT、先進技術、醫療健康。其旗下共管理4支美元基金和4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資產總額100多億人民幣。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百合網、華大基因、酷我音樂、藍港互動、觸控科技、美團網、中文在線、漢庭、昆侖決、皮皮魯總動員等。
10、啟明創投
英文全稱:Qiming Venture Partners
中文全稱:啟明創投
在中國的簡稱:啟明、啟明創投
輔助理解資料:啟明創投成立于2006年,旗下管理五支美元基金,四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資產總額達27億美金。截止目前,啟明已投資超過160家企業,其中有超過30家分別在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聯交所、臺灣柜買中心、上交所A股及深交所上市或通過并購方式贏得投資回報。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長亭科技、樂通通信、瓦力、云知聲、乙太光電、巨杉數據庫、小蟻、FACE++、藍米、小米等。
11、軟銀中國
英文全稱:Softbank China Venture Capital,簡稱SBCVC
中文全稱:軟銀中國資本
在中國的簡稱:軟銀中國
輔助理解資料:軟銀中國資本(SBCVC)成立于2000年。目前軟銀中國資本同時管理著多支美元和人民幣基金,投資領域包括信息技術、清潔技術、醫療健康、消費零售和高端制造等行業,投資階段涵蓋早期、成長期和中后期各個階段。在上海、北京、天津、蘇州、重慶、成都、西安、杭州、南京、深圳、新加坡、香港及臺灣等地均設有辦事機構。
所投創業公司代表:阿里巴巴、萬國數據、神霧、普麗盛、迪安診斷、理邦儀器、淘寶網、分眾傳媒等。
12、紅杉中國
英文全稱:Sequoia Capital China
中文全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在中國的簡稱:紅杉、紅杉資本、紅杉中國
輔助理解資料:紅杉中國知名度非常高,就不做多解釋。簡單介紹下紅杉總部的投資案例吧,他們投資了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一系列偉大的公司,就投資業績來講,非常值得欽佩。
紅杉中國所投創業公司代表:新浪網、阿里巴巴集團、京東商城、唯品會、豆瓣網、諾亞財富、高德軟件、樂蜂網、奇虎360、乾照光電、大眾點評、鄉村基、博納影視、開封藥業等。
以上12家知名的VC機構,都根植于中國大陸地區,對中國的新興產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功不可沒。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對他們口頭夸獎5分鐘。
說明一下,有些機構在中國的簡稱嚴格意義上來講,對他們自身可能并不準確。但是市場上卻都那么稱呼他們,他們基本自己也認可,我們就權當起了個“昵稱”吧。
這12家VC機構的中文簡稱基本都傳播很廣,但是中文全稱或英文全稱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晚上背誦一下,看你明早起來能記住幾個。
版權聲明:
凡本網內容請注明來源:T媒體(http://www.alternativecancerresearchinstitute.com)”的所有原創作品,版權均屬于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按雙方協議注明作品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