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從去年阿里釘釘3.0推出后,便再也沒有太關注阿里釘釘了!
因為它已經落入到一個普通的應用軟件廠商的歸宿!顯然已經不能承載馬云阿里的偉大夢想!
甚至它讓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曾經響徹中國的王志東的點擊科技......
曾經的阿里釘釘
2015-2016年,攜帶著阿里、馬云的威勢,以及資本的披靡之勢,釘釘軟件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頓然而起,猶如一道閃電,又如一個從空而降的天將。號稱用戶數達到400萬,而且每月在20萬增長。
這個時候,阿里釘釘的定位是“連接器”,是馬云非??粗氐?、未來挑戰騰訊微信的戰略級產品。
很多傳統OA廠商、CRM廠商也將釘釘作為移動辦公接入方案選擇推薦給客戶。
釘釘3.0之變?
2016年,阿里釘釘推出了他們的3.0版本。意欲重新定位“企業級市場”。
那么它的3.0發生了什么重大變化?
其一、實現內外連接,企業外部聯系人、智能商務電話、客服、訂單管理等等功能,釘釘不再局限于企業內部連接。
這對傳統CRM廠商產生巨大影響!
其二、智能云考勤機等功能,讓眾多人事、考勤等廠商開始面臨窘境。
其三、協同管理、流程審批等系統功能,讓眾多傳統OA廠商如坐針氈!
3.0之變,讓阿里釘釘產品發生質的變化!
一方面,它的功能體系更加完備,更具吸引力(對終端客戶而言)。
另一方面,這正是眾多軟件廠商最為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很多類似于深圳藍凌專業軟件廠商,曾經想借助阿里再造輝煌,與阿里釘釘建議合作協議的廠商。但在觀望許久后,終于在阿里釘釘露出猙獰面目后,驚詫了!開始逃離了!
我想這并非阿里釘釘的野心所在,而是“迫不得已”! 要打造新的生態鏈,合作鏈、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招募了一些專業軟件廠商來合作作其應用。
但當這些專業軟件廠商個個“心猿意馬”、“懷疑觀望”時,阿里釘釘實在忍無可忍,只好自己動手了!
而這個無奈舉措,宣告了阿里釘釘的失??!
它可能是一款偉大的軟件產品,便就馬云的阿里來講,它已經完敗了!沒有意義了!
有關阿里釘釘的非議
阿里釘釘從出世并不乏爭議。一方面許多小老板如獲至寶,另一方面質疑與非議越來越多。
非議點之一:缺乏員工人性尊重
為什么許多小老板們如獲至寶呢?因為它太符合企業老板的心里需要了!可以全方位監控和管理員工的一舉一動!不給員工任何的喘息機會和私密空間。
這與現代人性尊重、以人為本的社會辦公環境格格不入。
阿里釘釘宣揚的“幫助人們把工作和生活區分開”,完全是忽悠!
非議點之二:深淺不如,不懂用心
軟件產品的研發是一個用心工程。而企業級市場是一個專業性強、培訓教育緩慢的市場,不大象消費市場,可以一呼百應。即便如微軟、谷歌世界大牛推出各種免費的企業服務時,也不乏推廣數年后不得不砍掉的窘境案例。
很多著名企業傾注幾十年精力研究,亦不能作好某個應用(不管是HR、OA、還是CRM、ERP、IM、Email),因為企業應用有其特殊性:個性化與專業性。釘釘只是作了皮毛之功。
阿里顯然不能深入理解這一點,以為市場廣告狂轟亂炸便可以炸出一片天地來!以為作出些一個個小小功能便可以通打天下。
在阿里釘釘的功能體系中,好多功能似乎都很好,但都嘗淺輒止。
比如它的流程審批,只是最簡單的自由流程模式,而對于固化式流程、對于流程的后管理是沒有的。
比如它的各個功能之間,相互獨立,缺乏協同、一致性。
總之,簡單地用用,感覺非常不錯,但當深入使用后,便越來越不如意。
而作為釘釘來講,用好每個應用領域顯然是不可能的。
非議點之二:免費?
免費是互聯網產品推廣、成功的典型模式。免費可以迅速打破了傳統的利益鏈條,形成新的市場格局。但免費也是一劑毒劑!尤其當這個免費策略不能迅速奏效,或者不能有盈利項目時候,免費是一劑致命毒劑。
阿里釘釘所依存是一種SAAS模式。SAAS模式出現近8-10年左右的發展,越來越證明了一點:免費或低價的企業服務是沒有出路的!相反那些一開始便正常收費的SAAS服務商卻活得滋滋有味。
事實上,三年時間,阿里釘釘的市場依然緩慢!完全沒有想象那樣火爆!
無論目前阿里釘釘免費也罷,給推薦者送錢送物也罷,市場的不溫不火狀態依然難以改變。
什么時候釘釘開始收費?這是很多人非常關注的一點。
我們也不清楚馬云還有多少耐心等待釘釘?
但也可能真不收費,因為它擁有了廣泛用戶,這些用戶的數據可以被釘釘使用,在其它領域(如大數據應用領域)進行收益。對于廣大企業用戶來講,你獲得了免費應用,當付出的是你的企業數據。倒也公平合理。
阿里釘釘的出路?
自從阿里來往聊天工具項目失敗之后,釘釘似乎成了阿里的希望,成為抗擊騰訊微信的希望。據說,馬云親自關注上了這個項目,不惜巨額資金投入、不惜一切資源來扶持。
但三年過去了,阿里釘釘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
當看著微信龐大的生態鏈形成越來越豐富時,阿里釘釘已經完敗了!
無招站在張小龍面前,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但我們不要輕易否決一個企業的頑強生命力,畢竟阿里釘釘在產品應用上創新不少,也獲得上百萬用戶數據。
關鍵在于阿里對阿里釘釘如何裁決?
出路一:分割出去獨立發展?
讓釘釘從阿里團隊中分隔開來,獨立發展,自生自滅。
這對于馬云的阿里來講,猶如割掉了一塊“心病”、“毒瘤”,但難受的是:它可是阿里曾經很大的夢想??!
對于釘釘團隊來講,失去了阿里的依靠和背書,但可能會獲得外界各廣泛的支持,很可能失去羈絆作得更好。
這如同2010年,因為“傭金門”事件,用友致遠被用友王文京一恕趕出用友體系一樣,公司重新命名“致遠協創”,在經過幾年的調整期,反而活出自己的風采,發展越來越好!
出路之二:無動于衷、任其發展
即保持現有格局、狀態,任由發展。
馬云有的是錢、有的是胸懷,無動于衷也未嘗不可。有它總有希望,失去了它連希望也沒有了!
但這個期間會有多長?
當各個事業部門在業績PK時,釘釘團隊不可能置身事外。
當阿里整體事業如遇阻礙時,護翼下的釘釘還能否被養護?
出路之三:轉型或收費?
作為企業,自要以營利為目的。免費只能是一種策略。
一種猜測是在某個時刻開始收費,或者增值部分收費。
但這個挑戰有些大,如果收費可能會讓所有已經適應了免費習慣的用戶大批逃離。
另一種猜測是轉型。即原有釘釘保持免費,而通過其它新的途徑進行收費。
什么途徑呢?就是通過釘釘獲取了企業最核心的數據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
1、企業信用(征信)體系服務——這是未來很大的市場
2、引入用車、會議等第三方服務項目(總之不能自己作,自己作永遠是免費)
也就是通過釘釘,獲取中小企業經營數據,進行其它戰略上的轉型。
這對于釘釘或許更有希望,對阿里來講更有希望。
曾經的神奇故事:點擊科技
阿里釘釘所作的事業(如果僅限于當前),我們不得不重提一下當年王志東的點擊科技。
王志東,現在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誰了,但老IT人、老科技界的人無人不知。那時的王志東,技術神人,那是勝過求伯君、鮑岳橋、雷軍之流。王志東更是中國互聯網第一人,其才華之炫耀是讓人震撼和陶醉的。
王志東:東莞人,67年 1989年,歷一年時間,一人獨立開發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BDWin,頓時引起各界震驚 1992年,又是獨立研發“中文之星”平臺,讓當時還沒有中文化的微軟windows有了中文支持環境,極大推動了計算機技術在中國的普及。 1993年,研發推出“四通利方”中文平臺,成為世界上最流行、幾乎唯一的中文操作平臺。 1998年,成功創建了中國第一門戶大網新浪而被稱作“中國網絡之王”,是中國第一代網絡的掌門人。 2001年,被新浪其他董事“要求辭職”(那時正值互聯網最黑暗和困難時間),離開自己創建的新浪,成立“北京點擊”科技。 在北京點擊,推出面向企業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領域的“競開協同之星”產品線,大致以即時通訊+協同管理為主要點。 然而,就競開協同之星產品技術、品質而言,無出其右,非常棒!但自此之后,王志東基本上沒落了,這近十多年間再少有王志東聲音...... |
每每回想起王志東,讓人唏噓不已!
他的才華不會消失,他的品格依然有億萬資本追他不棄,不同的是他選擇了一個企業服務線路。
版權聲明:
凡本網內容請注明來源:T媒體(http://www.alternativecancerresearchinstitute.com)”的所有原創作品,版權均屬于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按雙方協議注明作品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易信視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所有討論